雕塑/雕塑设计/雕塑制作/四川砂岩石材雕塑设计/态朗学院雕/ 原始雕塑较初是陶制品 它与其实用价值密不可分,从工艺手段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以动物外形为器皿,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质鹰鼎,高36厘米,以鹰身为鼎体、以二足为三个支点,器形饱满,为此类雕塑与器皿**结合的代表作品之一。二是装饰部分的雕塑,它们有的以配件的形式出现,如盖钮、把手等;有的以表面浮雕等形式出现。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等等。甘肃大地湾出土的陶瓶人头像,可谓中国早期人物雕塑的开端,作者巧妙地将陶瓶的口部塑成一个人头像,制作细腻,形象生动。三是小型动物或人物捏塑,这种小雕塑都是古代工匠不假任何工具而信手捏制的,形体小巧,带有浓厚的人情味。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塑猪可能是我国江南地区较古老的雕塑作品,距今有七千年了。尽管作品只有6.3厘米大,可它的形象却非常生动,可见雕塑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腻。 由奴隶制进入封建社会 这中间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夏禹是在约公元前21世纪黄河流域较大部族的统治者,从他以后,确定了王位的世袭制。商代的跨度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其仍然是部落性质的地区。商代后期迁都安阳,由于当时地名称为“殷”,所以史称商后期为“商”。再后来是建都西安附近的周代,史称“西周”,迁都洛阳是周代后期,史称“东周”,东周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代。这一期的跨度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的河南二里头文化现象。与原始陶塑的性质一样,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也并非实际意义上的雕塑,是用于祭祀、生活、乐器、兵 器、工具等方面的实用器物。有历史学家将夏、商、周称为“青铜时代”。这些大量的青铜器为奴隶主所占有,也是某种统治、*、财富的象征。